top of page

壓力性損傷(壓瘡)的危害、誘發原因與對策

壓瘡危害

  • 病人受感染,醫院第二大感染源

  • 清創與抗生素造成病況複雜化、癒期長且癒後差

  • 增加虛弱體質病患之致死率

  • 消耗大量人力、物力等醫療資源

  • 責任難釐清、造成醫病糾紛

  • 壓瘡疼痛,家屬病患身心俱疲

誘發要素

  • 病患血液循環不良

  • 骨突處固定位置長時間承受外力壓迫

  • 骨突處為壓傷發生之高危險部位,

      例如尾骶骨、髖骨、肩胛骨、腳跟…

如何消除壓瘡誘發要素?

  • 精準針對骨凸部位減壓

       (一般狀況須使骨突處壓力20%↓)

  • 提高患者之血液循環機能

       (醫藥、舒適休息、輕度按摩…)

正在休息的床墊

傳統預防壓瘡方法

家庭護士製作床
  • 執行Q2(每兩小時)翻身,緩解病患之長期壓迫

  • 使用防壓瘡輔助裝置, 如交替式氣墊床

壓瘡發生率為何居高不下?

壓瘡預防或創傷緩解在施行上之困難點
  • Q2(2小時)翻身的護理準則在實務上無法落實:
    護理之家或醫院醫一般病房人力的耗用程度可達30~50%

  • 壓瘡預防的護理行為和翻身擺位處置是技術性工作,研究統計即使是正統護理師依照訓練程度能正確執行的比例也只有18%~70%

  • 重症加護病患有將近20%(燒燙傷、脊椎胸腔…)難以用人力進行翻身作為

  • 無科學驗證有效之普及產品:
    除昂貴的CPD均壓裝置(代表產品AFB 矽砂床)以外,尚無市售商品基於嚴謹原理設計之商用產品

壓傷與表皮受傷之不同

(舊時統稱褥瘡)
%E7%B6%B2%E9%A0%81%E8%A6%8F%E5%8A%83_202
bottom of page